“印度年年逆差。秘密在哪?答案超出你的想象!”
年年贸易逆差却还能买买买,印度靠的到底是啥招数?
引子“论把家里‘破产式消费’合理化,印度必须榜上第一!”
来了来了,全球经济领域的“谜之玩家”印度又来了!明明是个年年赔钱的主,却还能左手买军机、右手进口石油,活得比谁都“潇洒”。你是不是也曾好奇,印度这“月光族式国家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今天这篇文章带你一探“神奇印度”的经济操作,保证让你看完直呼“卧槽还能这么玩?”。
一、年年贸易逆差,印度是“花呗国家”吗?
先来给数据控们喂点猛料印度建国70多年,其中有73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。别的国家偶尔逆差都愁得不行,结果印度愣是逆着逆着“越活越潇洒”,2022年的贸易逆差直接破纪录,达到了2735亿美元!这是什么概念?差不多是“每分每秒亏掉50万人民币”的水平,比双十一的大佬剁手还夸张。
逆差这么多,印度钱从哪来充门面?这事说来很“离大谱”,但看完你估计和我一样“原来是真没钱!”
二、印度的“财神”库是怎么填的?
1.“可怜打工人”的侨汇救国
全球有超过3000万印度人在国外“卖命”打拼!尤其是中东那些搞建筑、炼油的工地,印度劳工数量直接赶上“流水线”。这些人一年能往家寄回1000亿美元左右,算得上是印度最稳定的“外汇输血管”。可以说,他们牺牲了“腰椎和发际线”,却养活了印度经济。
2.薅全球羊毛,顶级“电信诈骗”教科书
听过“Hello sir, I’m from Microsoft”吗?没错,你接到的国外诈骗电话极有可能来自印度。2020年,印度电诈行业骗了全球280亿美元,其中美国200亿,加拿大80亿。能英语能忽悠,这波说印度“诈骗界的黄埔军校”不过分吧?真是靠着全国一半人口开“call center”,直接盘活了GDP。
3.粮饿肚子出口换外汇
国内有两亿人饿肚子,但政府却依然是粮食出口大户。2023年,印度抢占了全球40%的大米出口市场,也是拼了命在“粮换美金”啊。再这么搞下去可能要逼老百姓顿顿靠咖喱吃空气了。
4.俄罗斯能源的“中转贩子”
俄乌战争后,印度趁低价收购俄油,然后转手高价卖给欧洲,一来一回赚了能源差价,短时间内外汇储备有所缓和。只是这操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只能算短期“薅羊毛”。
三、“买买买”的代价是什么?
1.国际信用“再见了您呐”
印度的“官赖”行为让人直拍大腿,比如和法国签了50亿美元的“阵风战斗机订单”,签了合同却各种赖账,最后赖掉尾款,惹得法国一脸无语。中国企业也是被坑惨了比如比亚迪差点被拖欠付款,好在及时刹车,果断暂停发货。不管是中企还是欧美同行,如今对印度的“商誉评价”基本可以为“放我一马吧!”
2.外汇储备掺水严重
印度“表面风光”外汇储备排全球第四。但凡懂行的都知道“掐指一算,有猫腻。”
和其他国家不同,印度储备的很多不是“流动性强”的美元或欧元,而是黄金、特别提款权这些“没啥即时支付能力”的资产。数字好钱包干瘪。
3.外债压力成山
印度目前外债逼近7000亿美元,每年光利息就得还近1500亿美元。哭着喊着搞“去美元化”,想让别人接受卢比结算,结果国际上一片冷漠“你先捂好自己的‘撸(卢)比’吧!”
四、印度经济的“假象崛起”背后,虚火究竟有多旺?
在许多人眼里,印度是全球人口第一、GDP增速快,似乎未来市场潜力无限。但拆开这表面的“高光”,其实问题多得可以拍一部连续剧。
1. “印度制造”的外壳太薄
理论上,印度一直炒作“印度制造”,但连造手机、汽车这些基础工业品的零件全靠中国进口。它的工业链靠别人吊着氧气维生,谈何“自立”?
2. 老百姓的韭菜够狠割
印度人均GDP仅2500美元,和大家熟悉的阿富汗差不多,但居然妄图输出“数字大国”人设。出口大米赚外汇,老百姓自己粮价贵得发疯,这操作简单粗暴得扎心。
3. 靠“喘息式”经济维持
现状印度靠短期拆东墙补西墙、压榨国民、打擦边球维持经济周转。靠电信诈骗这种“灰色手段”和倒卖能源差价维持看似欣欣向荣的出口额,根本不是长久之计。
看似“神奇”的印度经济,其实…
老话说得好“挂羊头卖狗肉,撑场子易破产。”印度用各种旁门左道、短期投机和侥幸心理来维持它的经济面子,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内部的“虚火”。你以为它在全球舞台上越跳越高?其实它站的地基早就裂了。
印度的“贸易逆差年年有”并不能说明它有多值得羡慕,反而更像是一个卡里透支消费的套路玩家。到那天国际环境变差、外汇断供、信用破产,印度真可能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要靠“碰运气”了。
一句“神奇归神奇,但也只是个靠迷幻操作‘苟着活’的经济玩家罢了。”
正规配资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