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比克熊
编辑 | 比克熊
人口结构的变动,往往代表着一个行业的兴盛或没落。
我国老龄化加剧的当代,养老院成了当之无愧的“朝阳产业”。
不少专家就曾对此进行预测,未来的养老院都快成“养小院”,到处都是年轻的护工和医生,预计伴生的产值高达数十亿。
可真正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,老龄化加剧不假,但它越加剧,诸多养老院也跟着倒闭。
护工基本很少请得动,精致的养老院什么人都有,就是见不到老人,再看经营收益,每月的亏损已经成为了常态。
事出反常必有妖,为啥明明老年人不断增多,年轻人也对这个行业充满希望,可养老院为啥就是开不起来,哪怕已经开了的,也成片成片地关上大门呢?
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:上观新闻】【新华社】【每日经济新闻】(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)。为提升文章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请理智阅读,仅供参考!
养老院的窘境
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,单说2024年,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就有3亿多,占了全国2成以上的人口比重。
趋势上来说,这个比重只会越来越大。
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,有老人的地方也应该要有养老院。
官方自然也看到这一趋势,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布局,发布了一个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》。
这个《意见》意在开发养老经济的巨大潜力,鼓励大家积极入局。
事实确实如此,《意见》发布后没多久,无数投资商纷纷叩响了养老院的大门,短短几年时间,各种养老院拔地而起。
有的主打高端,养老院的设施和服务不像来养老的,像“老年人游乐园”,甚至护工不叫护工,叫管家。
还有价格亲民的中端和低端养老院,虽然服务不及高端养老院,但胜在价格亲民,每个月掏个几百一千块,就能在里面住下去。
从大方向来看,养老院的发展还真没问题。
年轻人不用每天疲倦地上完班,还要回家分心照顾老人,老人也乐得清静,在养老院有人照顾,还有各种娱乐设施,最妙的是,有各种同年龄的“院友”一起聊天生活。
而养老院也能收到一笔钱,拿到不少的利润。
所以说,这是一场“三赢”。
但问题很快就来了,那就是收费过高。
“一个月几百上千块就高了?”
网友的质疑当然没问题,但这个网友显然是没有带老人去过养老院,院方虽然宣传得这么便宜,可大部分养老院,收费往往每个月动辄几千块。
3000块算得上是基础收费了,5000也不少见,至于高端的地方,一个月上万稀疏平常。
大家都知道,老人应该是全年龄段内最勤俭节约的群体了,一个月让他们掏这么多钱,自然不太乐意。
毕竟有这钱,雇个保姆,在家带带孩子,它不香吗?
倘若是低价养老院,问题也多得吓人,不是环境太恶劣,就是服务不周到,基本也是花钱受罪,再加上大部分老人的观念仍停留在“养儿防老”的层面……
“我生你不就是为了让你养我吗?养老院又是什么东西?”
种种因素叠加,让养老院最终成为了“空巢院”,无数机构纷纷陷入了有院无老的窘境。
但最致命的,还不是这个。
“闭院潮”的真相
跟很多人想象得不一样的是,养老院不仅仅只是一个专门给老人生活的地方,某些时候,它还有承担医院的职责,这就对养老院的医疗系统有极高的要求。
可大部分养老院显然无力承担。
一来,他们要在尽量盈利的前提下,让老人们的吃饭和住宿得到比较好的服务,这方面花的钱反而最少,真正的大头,还在于医疗设备。
除了要负责日常饮食住宿,它还得顾虑到老人的医疗和康复,虽然不至于像医院那么齐全,但设备也是天文数字。
此外护工也得24小时值班,以防老人有什么突发的情况,没来得及救治。
而那些娱乐设备也少不得了,种种因素加起来,一家养老院的运营成本,基本都高得吓人。
与高运营成本形成对比的,是感人的入住率。
不少媒体就报告,哪怕是一些主动中低端服务的养老院,每日的运营费高不可攀,老人的入住率低到尘埃里,从开业一直到后面的运营,都始终处于亏损状态。
养老院不景气,护工也一个个地跑路,哪怕护工跑了,到了后面,养老院依旧无法维持日常的运营,于是纷纷关上了大门,养老院倒闭的浪潮便席卷而来。
养老院在亏钱,而老人交完高额的入院费同样觉得自己在亏钱,不良因素叠加,于是关门就成了各地养老院的常态。
另外不少养老院还曝出了虐待老人的新闻,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养老院的“妖魔化”观念。
不敢住,住不起,不想住,是很多老人的心声了。
有专家就预测过,到了2025年,将会爆发一次声势浩大的闭院浪潮。
大部分养老院最终都会因为收益与支出的不成正比,以及各种爆雷事件,最终倒在时代的浪潮里。
那么人们又该怎么做,才能让这个专门服务于夕阳人群的朝阳产业,获得真正的发展?
如何让养老院经济重回正轨
养老院不是福利院,更不是慈善院,它的本质其实是服务的交换,是要赚钱的。
所以要想养老院重获新生,就不得不转型。
这个转型无疑要因人而异,譬如高端养老院,本身就有充足的资金链,大可以把服务集中于医疗方面。
不少老人往往痛苦于医院看病难、排队长,而高端养老院则能打造不输于医院的理疗效果,同时又能给予老人享受老年生活的服务。
同时也可以引入企业,开发各种护理套餐,甚至不再将养老院局限于一个院子。
譬如上观新闻8月12日就报道了一个新型的养老院模式,上海青浦区推行家庭床位建设试点,采用“1+n”专业团队模式。
顾名思义,养老院不再只是把老人接到院里来就没事做了,而是将养老院“搬”到人家家里,让其在家中,也能享受到养老院提供的服务。
总而言之,养老院的倒闭问题是相似的,观念与运营压力叠加成压死骆驼的稻草,但养老院经济又不是“无药可救”,正相反,随着老龄人口的飙升,它的潜力正在被无限放大。
只是大家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和方式来经营了,而是要彻底拥抱转型,才能唤醒养老院经济真正的伟力。
结尾
养老院经济兴起的时候,大都伴随着粗制滥造和低劣的服务,这也是养老院频繁暴雷的真正原因。
不过随着市场自主的选择,无法提供好服务的养老院,注定无法长久经营下去,也就是所谓的优胜劣汰。
市场是公平的,谁都有机会入局,但它又是不公平的,往往只有敢于转型,肯挖掘养老院内生动力的人,才能在倒闭的浪潮中,长久地屹立。
正规配资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